数字化转型大张旗鼓的袭来,颠覆各类传统行业的认知。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固定成本逐渐攀升,而中国制造业的密度却越来越大了,竞争日趋疯狂的今天,新技术新理念的诞生促使着中国制造业在追赶数字化的浪潮。
中国制造业,转变传统生产观念与管理理念,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拥抱新兴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产品和管理创新,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国家也在政策方面相继出台了“中国智能制造2025计划”、“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指导意见”等,鼓励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
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化赋能绝非一举得就,不同的企业需要针对自身的业务特点及现今棘手需求开展工作,选择转型切入点,制造企业在市场、销售和服务等前端部门转型的过程中,要先抓住这7个特点:
痛点一:客户信息管理
很多客户信息、线索信息都藏在销售的口袋里,销售离开后无从查证;通过各种渠道销售的客户数量多、类型复杂,管理部门希望获知每个产品的购买客户、使用客户、产品使用状态、再次购买需求等信息。
痛点二:销售过程管理
企业缺乏一套销售管理体系,不能统一管理各个渠道从线索到订单的销售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者难以控制销售的客户拜访,销售拜访计划、执行过程和成果评估缺乏闭环管理,销售费用难以控制。
痛点三:服务管理
产品销售合同重产品、轻服务,忽略服务交付管理过程,客户体验差、货款难收回;不能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无法做到设备故障发生前提前预警,通常故障发生后的维修成本更高;客户故障请求直接到制造商,售后服务、维修、退换货处理请求,无法及时传达至各级经销、代理渠道。
痛点四:产品管理
产品更新快,品类和型号多而复杂,前端营销人员需及时熟悉新产品,而详细新产品信息在后端设计或制造部门,前后端信息难以协同;营销人员需操作进销存状态,不能够预占、实占、出货产品或零部件,不可根据产品查询订单和客户。
痛点五:订单管理
为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销售需要技术、采购、商务等多专业人员协同销售,稍有差池,容易造成订单的产品方案或商务报价问题;企业管理者期望完善的对商机立项、报价、投标、合同签署的评审体系,旨在预测合同、控制合同收入;销售负责合同签署和回款,订单生产和交付过程不透明,销售不仅难以快速答复客户交付进度,也难以制定回款计划以及准备应急方案。
痛点六:采购和库存
缺乏及时而可信的销售订单预测数据,采购和库存管理人员,难以根据客户需求制定适合的采购或安全库存计划,容易贻误合同交付;销售和服务人员需要及时了解产品库存状况,以期避免响应客户需求不及时、贻误商机、或订单延期等状况。
痛点七:产销协同管理
企业管理者关注支持订单快速交付的产销协同管理,合同签署或合同变更后,能快速制定跨部门的生产交付计划,旨在控制成本、保障合同利润;生产资源计划管理精细度影响成本控制。
在想法成熟后,就可以考虑找一家靠谱公司进行具体的开发,一定要分清外包公司和定制化开发公司的区别,一般外包公司只管技术能否可以实现,而定制化开发会帮助你梳理需求,更好地实现产品落地,在功能上,定制化也可以满足更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