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角度,全面窥探小程序的增长奥秘
从研究发展的角度,探究小程序的市场现状很有必要,首先从小程序的市场占有量和行业分布入手,对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演进趋势和用户使用潮流进行解读。
其次,根据腾讯矩阵搭配,用大数据分析小程序、APP 、公众号三驾马车的并驾齐驱:小程序目前和微信生态内部紧密联动,除朋友圈暂时还没有打通以外,与公众号、社群体系、微信搜索、卡券营销以及微信支付体系都有紧密连接。并肯定虽然小程序还无法替代APP的全部功能,但依旧是新的流量洼地,多入口下引流能力强劲,长期留存是挑战。

从企业最关心的增长角度,理顺矩阵搭配方案:通过矩阵化的方式,小程序才能够持续提升使用率,否则,单单依靠单一的小程序,无法形成生态,很快就会下滑。而矩阵可以分为三类:小程序+小程序矩阵、小程序+App矩阵、小程序+公众号矩阵。

最后,对重点关注的商业化方向探索与裂变玩法进行说明。根据小程序特点,如今依旧有效用价值的社交电商、智慧零售、知识付费、工具、游戏商业盈利手段进行精准解析,找出盈利点与增长点,结合小程序本身属性,分享在基础流量池丰盈的情况下,怎样产生深入裂变,进一步利用小程序生态矩阵,创造社群与朋友圈效用价值,对不同的消费心理状态,进行不同的裂变营销手段:平台在变、人性不变,从qq空间-微博-朋友圈-微信,它的核心就只有两个,既“利己裂变”与“利他裂变”,小程序还是要在“拉新”与“留存”中奋力拼发。

1. 小程序产品如何去做差异化?
在我的观点来看,产品差异化不等于“产品”差异化,做任何产品之前第一步其实还是理解客户,对他们的要求和偏好产生洞察。产品差异化其实落到最后还是营销、服务方式及运营方式的差异化,包括用户,服务内容,价值观等等。其实并不存在只有你才能想到的商业模式,更多的是认定一种模式,组建一个好的团队将其做成一个差异化产品。
2. 打卡类小程序有没有什么创新点?
目前“小打卡”小程序相对来说是用户量比较大的,其最初只是一个帮助用户去培养某一习惯的小程序,譬如阅读、早起、健身、学外语等打卡服务,帮助社群运营者便于高效管理社群、促活的一个小工具。打卡类的商业模式并不是一种创新模式,但是如果可以垂直领域细分或者在品牌运营做亮点其实是有创新点的。举个我们之前做过的一个打卡类项目,印象笔记曾做过一个打卡类的活动“了不起的1%”,活动主页面放置印象笔记、穷游、Kindle、下厨房等9个合作品牌的9个目标方向——旅游、运动、学习等模块供用户进行打卡选择。用户在微信中打开会自动获取授权,直接参与活动。每个目标每天只能打卡一次,但一天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目标打卡。活动当时的数据量是非常好的,也帮助了印象笔记唤醒沉睡用户和新用户拉新。多品牌的联合曝光其实在于用户之间的打通和触及。